查看原文
其他

在深4年:厘米制造

AP Editorial 建筑实践 2022-04-24

SMOORE总部工业园 © 张超

陈丹平

CHEN Danping


厘米制造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全文刊载于《建筑实践》2020年11月

《特辑:深圳城记 实践卌年》

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文末二维码


AP /是否可以简述一下迄今为止事务所的发展历程?到目前为止,您觉得事务所的发展处在怎样的阶段?

陈丹平

厘米制造从2016年春在深圳本土注册成立至今,已是第5个年头。回顾过往,前3年非常艰辛,尤其前两年只能接触到室内空间和小尺度的商业店铺等设计项目。虽然我们几位合伙人都曾在之前的工作中参与过很多大型的综合性公共项目,但我们都是第一次独立出来成立公司,白手起家、毫无经验,又资源有限,只能把有限的项目当作作品来完成,把过去学到的东西实践出来后认真检验一番,这也是一个孕育团队的契机。


当然,小项目有小项目的好处,小而灵活、容易把控、周期短,很快就可以出成果。这就逼着设计师在设计创意、图纸表达和跟进工地现场等各方面都环环紧扣,甚至还要慢慢学会与甲方和工人师傅沟通交流。也好在项目小、不易失控,很多材料和施工做法的尝试检验了过去的认知,以小望大,对往后设计大尺度的项目也有至关重要的帮助。


同在创业的东艺兄宽慰我:“前3年难,熬过3年就能成”,现在看是有道理的。渡过了初创艰难的前3年,若公司还能坚挺,基本就会进入发展期。项目逐渐落地、发布,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慢慢受到业界同行和甲方朋友的关注,新进的项目类型和尺度上也有了突破和转变。

厘米制造合伙人


AP /您最开始选择来深圳的理由是什么?

陈丹平

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因素:特区环境和气候环境。10年前的深圳恰好处在大规模建设的发展时期,它毗邻香港,年轻有活力,又有创造力,还有非常好的设计土壤。我来深圳那年,这个年轻的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第6个“设计之都”。另一方面,这里的气候环境非常好,对我个人身体而言,更需要南方的阳光和温暖。



AP /2014年离开都市实践后,您在深圳“漂”了一年,当时处于怎样的状态?又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成立事务所?

陈丹平

都市实践是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型事务所,在我们曾工作于都市实践的同事们心目中,它是一座如黄埔军校般的殿堂,之于我个人更是一座高山。在都市实践工作学习生活的3年里,仿佛跟着3位合伙人和各位同事一块攀越山峰,练就了一身攀岩峭壁的本领,获取了很多宝贵的设计经验,一路上阅览无数绮丽景象,满怀欣喜。可是当我体能不支、想要停下脚步的那刻,上也不是,下又不甘,曾经沧海难为水!趁休息的时机,我更多的是反思这条费劲、艰辛的路程中的得与失。当我不舍丢失这些技能与经验财富,又没有转变为“下五洋捉鳖”的可能的时候,便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爬自己能去到的山峰



AP /在深圳的哪个项目让您最有成就感或最具有突破性?

陈丹平

应该有两个:一个是2017年完成的在城中村的十点创意饮品店,另一个是今年完成的SMOORE总部工业园改造。它们从社会层面、对城市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厘米制造团队的设计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十点创意饮品店是继T.LOFT概念体验馆之后,我们在城中村完成的第二个作品,旨在于城中村复杂多元的商业生活情境模式下,建立一种微妙、生动的多维度街巷空间互动关系。这个不足100m3的微小空间,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商业模式的空间形态,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性、艺术性及公共性意向,为在城中村生活的人群创造最大限度的交流可能,并强化了城市的多元化及多样性。

十点创意饮品店与街巷 © 张超

街巷场景概念分析图

该项目的完成,很好地呼应了2017年在南头古城举办的深港双年展“城市共生”的主题,也因此收获了万科泊寓团队和国际电子烟SMOORE公司向我们伸来的橄榄枝,而开始接触城中村住宅和工业园区的改造设计项目。并且,我们凭借该项目参加了2018年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

南头古城植物楼 © 张超

深圳经历了40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从增量时代步入存量时代,项目的语境从城中村向城市工厂转换,实践性质也从城市中心转向城市边缘。位于城市边缘的无数中小型加工生产工厂,因企业外迁而空置,成为了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项目的实践探索,拓展出了更契合新的城市发展的场所关系与形式语汇,为城市更新多样化策略提供新的类型学思考。SMOORE总部工业园改造设计完成后,受到了业主、宝安区政府领导和行业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为都市边缘复合型空间升级再利用提供样本,与此同时,也对未来大湾区城市更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smoore总部工业园 © 张超

smoore簕竹角工业园 © 夏至


AP /您作为深圳本土的新生代力量,面对当下境外事务所在深圳参加的大量竞赛和落地项目,您有何感想?

陈丹平

深圳进入到了新的10年发展建设期,充满机遇与挑战。国内优秀设计公司在过去的10年、20年内都得到了快速地成长和发展,境外优秀的设计公司大量涌进深圳,还有很多90后团队开始慢慢出现。厘米制造作为80后本土新锐设计团队,近些年通过多个委托和集群设计等完成的项目逐步闯入公众视野,但仍在这个设计生态圈里倍感压力。因而,我们会密切关注着这个城市的发展动向,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参与到大型的公共建筑竞赛项目中,为本土发声。


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由厘米制造提供。


新媒体编辑 / 阿凡

视觉 / Sai


© 建筑实践    

欢迎联系转发,禁止在未授权时以《建筑实践》编辑版本转载。

- 推荐阅读 -

- 刊物介绍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